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郑州市推动城市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力争到2025年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突破400公里,主城区公共交通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100%。
《计划》提出了若干主要任务:
探索试点常规公交专用道向集约型车辆(大中型客车、巡航出租车等)开放;
稳步推进轨道交通自动驾驶系统建设,实现郑州地铁无人驾驶、自动化运营;
逐步取消老年卡年检,加快电子社保卡在公共交通领域的应用,实现公交、地铁出行使用电子社保卡;
鼓励城市公共交通企业重组资源,形成行业发展合力;
围绕“城联网、城域互联”的目标,建设轨道交通K1、K2线;
加快完成轨道交通三期工程建设,及时启动第四期工程规划建设;
推进小运量轨道交通T3线建设,加快完善郑州市多层次综合轨道交通网络;
推进陇海西路、陇海东路建设。
《郑州市推动城市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为深入实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加快城市公共交通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实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促进城市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河南政办〔2023〕4号),本规划是结合《郑州都市圈“十四五”规划公共交通一体化专项规划》(郑教发(2023)63号)制定的。
一、一般要求
(1)指导思想
大力推进城市公共交通一体化、数字化、绿绿化、多元化建设,构建人民满意、连接高效、快捷舒适、绿色安全的优质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确立公共交通在交通体系结构中的主体地位,为加快郑州建设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2. 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市城市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基本健全,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安全保障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高,公共交通高效引领城市集约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
1. 优势地位更加突出。主城区机动出行在城市公共交通中的占比达60%以上,绿色出行占比达70%以上,城市公共交通旅客满意率达85%以上,城市公共交通成为居民出行的首选。
2. 改善基础设施。“轨道上的城市”建设初见成效,轨道交通骨干作用凸显,运营里程超过400公里。主城区公共交通站点500米覆盖率,新改扩建城市主干道港站设置比例,有轨电车进站率达到100%。新建城市公交无障碍站点80%以上。公交专用道的比例超过30%。
3. 更先进的技术设备。新能源城市公交车新增及更新比例达到100%(不含应急救援车辆),氢能源城市公交车比例逐步提高。低地板、低入口城市公交车新建、改造比例不低于30%。城市公交车载视频监控系统安装率达到100%。
4. 更加一体化的运营网络。以轨道交通优化高频重复地面公交线路,继续增加社区穿梭公交线路,高度一体化的公共交通网络基本建成,基本实现了“地铁到站、公交到家”。
5. 连接和传输效率更高。轨道交通车站出入口100米范围内公交车站全覆盖,50米范围内公交接驳覆盖率50%,车站非机动车停车区覆盖率100%。在繁忙时间,接驳铁路的社区巴士的平均轮候时间不超过5分钟。
6. 服务能力更有保障。早晚高峰时段,城市公共有轨电车平均运行速度达到18公里/小时以上,发车正点率不低于90%,进站列车信息实时预报覆盖率达到100%。轨道交通线路服务质量评价评分不低于900分,列车准点率不低于99.95%,列车运行图兑换率不低于99.98%。
7. 更强的安全。城市公共交通交通事故死亡率不高于0.05人/百万车公里,城市公共交通企业双防体系建设覆盖率达到100%,公交行驶区域新建防护隔离设施安装率达到100%。
8. 产业发展更具可持续性。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共交通运营补贴补偿制度,城市公共交通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现代化管理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员工收入原则上不低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员工职业自豪感和归属感显著增强。
2. 关键任务
(1)深入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
1. 加强规划和指导。积极推进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城市发展模式,结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同步编制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公共交通、轨道交通网络、轨道交通建设等专项规划,促进公共交通与城市良性互动、高度协调,支持构建复合功能、立体化发展;以交通为导向的密集紧凑城市。大力建设多种出行方式无缝对接的公共交通体系,提高综合出行质量,引导市民采用“步行+公共交通+步行”的绿色出行方式。在城市详细规划中落实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车站及配套项目、城市公交站场站等规模和控制指标,确保各类公共交通设施落地。(市资源规划局、市发改委、市交通局、郑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市中建深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按职责分工)
2. 加强路权保护。完成三期常规公交专用道建设,打通主城区公交专用道瓶颈路段,推进公交专用道联网。修订完善公交专用道管理制度,优化公交快速公交专用道和常规公交专用道管理时间,探索试点向集约车辆(大中型客车、巡航出租车等)开放常规公交专用道;加强小运量轨道交通路权保护。加强公共汽车专用道监管执法,切实保障公共汽车通行权,提高公共汽车专用道使用效率和效益。完善主干道公交优先信号配置,力争实现公交快速公交信号优先全覆盖。(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市资源规划局、郑州市公交集团有限公司按照职责分工)
3. 加强站城融合发展。以郑州南站为契机,加快轨道交通区段(场)物业建设、车站综合开发等TOD(公共交通导向开发)项目的步伐,开展城市新中心区地上、地下空间协同规划,加快解决现有地下商业空间利用障碍;加强地铁与周边商业、公共设施的互联互通。形成共同的经济效益综合体,推进以轨道交通为导向的“站城一体化”一体化,建立轨道交通与城市协调发展的路径和土地集约开发利用模式。完善TOD(公共交通主导型发展)配套政策,明确TOD(公共交通主导型发展)管控地块和措施,同步构建轨道交通站点分类分类体系,开展TOD(公共交通主导型发展)站点与城市一体化研究,实现从“单站发展”到“片区统筹”的转变。促进轨道交通功能、经济功能和城市空间的有机融合。(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资源规划局、市城建局、各开发区管委会、区、县(市)人民政府、郑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按职责分工实施)
2. 加快完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
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城联网、城域互联”的目标,建设轨道交通K1、K2线;加快完成轨道交通三期工程建设,及时启动第四期工程规划建设;推进小运量轨道交通T3线建设,加快完善郑州市多层次综合轨道交通网络。推进龙海西路、龙海东路等快速公交(BRT)建设,弥补主要客运通道轨道服务的空白,完善主城区快速公交网络。优先保护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用地,按照《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郑州市公交站场和车站建设实施方案》(郑政文〔2021〕46号)的要求,有序推进公交站场和车站建设升级改造,力争在“十四五”末实现公交车辆进站率100%。在新建住宅区、大型办公区、商业区、大学园区等重点区域时,要根据规划的人口发展规模和空间分布,科学安排建设时间,合理建设公交首尾站、枢纽站、新能源公交充电设施,实现同步规划、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市发展改革委、市资源规划局、市城建局、市交通局、开发区管委会、区县(市)人民政府、郑州市公交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按职责分工实施)
2. 改善公共交通车站的环境。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站点候车设施,有序开展城市公交站点无障碍改造。逐步增加海湾式公交车站比例,在城市主次道路新建、改扩建时,按照智慧公交车站标准(公交站牌+亭[灯箱]+座椅凳+电子站牌设施+智能便利设施+无障碍设施等)同步建设海湾式公交车站。结合轨道的建设和运营,以高峰时段客流量较大的轨道站点为试点,推进轨道站点周边综合系统改善工程,包括站点优化(公交车站、出租车停车、非机动车停车)、慢速走廊、慢速设施的合理设置和管理、风雨走廊建设、换乘引导系统完善、绿化改善、添加景观作品等。进一步提高公共交通的舒适度,增加市民的吸引力和幸福感;“十四五”期间,不少于50个火车站升级改造,探索风雨走廊建设示范项目。(市交通局、市发改委、市城建局、市公安局、市城管局、市资源规划局、市园林林业局、各开发区管委会、有关区政府、郑州市公交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郑州中建深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按职责分工)
1. 加强组织领导
依托原郑州市“公交城市”示范城市推进委员会,完善其协调推进机制,市交通局、市公安局、市发改委、市资源规划局、市城建设局、市城管局、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市大数据局、市文化、广播、影视旅游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应急局、市财政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等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协调解决全市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出台相关重大政策和促进措施。
2. 加强监督考核
按照省交通运输厅制定的城市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评价办法,细化考核指标,明确考核程序,加强考核应用,每两年对城市公共交通企业服务质量和运行安全进行考核;将评价结果作为评价城市公共交通企业经营绩效和发放政府补贴的重要依据。
3. 营造良好氛围
积极开展绿色出行宣传月、公交出行宣传周、城市无车日、公共交通开放体验日、地铁智慧游、安全文明骑行月等活动,倡导城市公共交通出行的优先选择,不断提高民众对城市公共交通的接受度和认同度,积极营造浓厚的绿色出行氛围。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跟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2-2022 郑州打车发票版权所有
地址:长沙公司 站点地图